找到相关内容308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医方明研究(上)

    带来果报之前,绝不会消失。若一时倘未遇缘生,则便生生世世,存在众生心识之中,伺机而动。其力量百千世而不失。所以业报是绝难逃脱的,它贯穿过去世、现在世、未来世,故又有、生和後三世果报之说,者,谓今生造业,今生受。生者,今生造业,来生受。後者,谓今生所造之善恶业力及因果缘,今生难以成熟,则将延至後世,及至极为久远始受其。故佛经云:「欲知前世因,今日受者是。欲知未来果:今日...

    阳 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00064502.html
  • 当今社会人们的嗔心毒火

    怨声载道、民不聊生。   如此浩劫重业,虽然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,然而其中造恶的当事者们,又怎么逃脱、躲避恶业的果报呢?或当时即得,或后来得,或来世得,此唯当事者心知肚明。所受之可谓触目惊心,...并不是一个人或某些人一手制造起来的。   人们如果不慎察内心的无明,任由贪嗔泛滥,则此嗔恨心一旦暴发,必然势不可挡。当众生业前时,再神通广大者也将无法抑制。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嗔恨|灾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2021321698.html
  • 因而不施 施莫之广——关于“不施”的讨论

    因为报恩是要从事各种供养恭敬的具体活动的。以此为目的仅仅求报恩,这不是菩萨正行,只是“异事”。报恩是过去之恩,果报是求未来之,行者不施,就是。众生重要的是在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三世中防护自己,不要...之恩,果报望未来之。自身不施,义当现在。护亦防也。意令于此三世事中防护,悉皆不着。即是不住色等布施也。三中疏前但下,意云:前之三事收过未尽,不妨有不着自身、不着果报。不为报恩而行施者,亦非无住。今则...

    黄夏年

    |布施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0743161906.html
  • 历代祖师是怎样看待放生的

    放生业,使天地鬼神,悉皆愍我爱物之诚,则向之所欲,当可即得。」   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录序   「我今幸承宿世福善,生于人道,固宜解怨释结,戒杀放生,令彼一切有生命者,各得其所。又为念佛回...   「常行放生,常行杀生,天地鬼神常为鉴临,必当降以祸福,且勿忽其弱而欺之。」   放生杀生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   「圣君贤相,哲士鸿儒,多皆仰遵佛训,俯培己仁,或茹素而断荤,或戒杀而...

    佚名

    |放生|戒杀|素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2/2214032823.html
  • 释迦牟尼佛降魔记

    流转于下,于中阴身出现之际,虽现天身,以为烟所覆蔽,无所见而失堕于中阴,于出现化身之际,不得贵族善种众生之胎,以烟毒根源,是出胎血火中焚化,而成吸者邪缘之因故也。   清晨吸烟,阻断动脉流行,临命终时,不容或光明,午间吸烟,阻断静脉流行,于中阴时,不容或身,昏暮吸烟,阻断中脉上端,于投生时,不容或化身,何况烟气恶劣,当为诸善士所共弃也,大蒜及葱,摄彼类中,亦应永断,而以烟草毒害最甚,若不...

    见内

    |降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2338467744.html
  • 妙音居士著:圆因老法师(二)

    祖印光大师也曾云:‘佛法在恭敬中求。’而此老和尚更是完全的呈现出来,宛如一本活辞典。  参考资料  (明)释袾宏撰,《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》,台北:法光,1998。  (清)江永(慎斋)撰,《放生杀生...载诸史册,亦企后人同修慈心,愍彼物类。’在挽回劫运论:‘佛教东来,阐明因果报应,令人戒杀放生,断荤吃素。’放生十大功德之说;劝爱惜物命说等等。(3)戒杀放生因果类有,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录序,...

    妙音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12141605.html
  • 嗔心毒火

    、民不聊生。   如此浩劫重业,虽然都是众生的共业所感,然而其中造恶的当事者们,又怎么逃脱、躲避恶业的果报呢?或当时即得,或后来得,或来世得,此唯当事者心知肚明。所受之可谓触目惊心,...一个人或某些人一手制造起来的。   人们如果不慎察内心的无明,任由贪嗔泛滥,则此嗔恨心一旦暴发,必然势不可挡。当众生业前时,再神通广大者也将无法抑制。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42643653.html
  • 福慧与善恶

    孝子,也不能相救,因为因果报应,自作自受,就是诸佛菩萨与天地鬼神,皆不能挽救万一,此是“为恶最苦”的,分内应受,不能转移别人。  人的福分,似是灯油,灯油加时,火花愈光,灯油若竭,火光即熄。...显明昭著,如水结冰,依正二,一切宛然。所谓︰“无不从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。”凡夫众生不解冰即水之理,只见随缘之用,不见不变之体,所以从无始来,顺生死流,枉受痛苦,作善升天堂,作恶落地狱,执为实有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2047657.html
  • 忏悔及实质

    业力可以转换,但是不会消除。有因必,作了恶业后再行忏悔,是否说可以不受报应,恶业注销了呢?佛教强调,一切所作,皆成业力,聚为种子,若遇外缘,便随缘,此是无可回避、逃脱的事。任何忏悔都不能改变已作之...世世想此仇,但袁盎十世为高僧,无法报仇。后悟达因得到帝王优渥,而生骄慢虚荣之念,一时清净功德之心削弱。晁错怨气得便侵袭,遂附在悟达膝盖上,使其生出人面疮,痛苦不堪。  遇神僧,为洗冤,  [“遇神僧”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748343.html
  • 论佛教对中国人生死观的影响

    决定并主宰他以后的命运,这就延长并加强了事实上虚幻的因果联系。然而生死界限的存在,使这种因果报应间断,于是因果报应又必然与生死轮回相依附。佛家把人生加以延长,分成前生、今生与来生三界;把报应分成、先、后三种。人生有三世,世世代代灵魂不灭,因而轮回报应不息。因果报应与生死轮回把人们的道德行为与命运的主宰权交给了自己。因果之间的报应实际上是一种外在的道德约束机制,而轮回说又使这种约束从有限走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20050999.html